《金刚经》所说:「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施恩不图报,是对别人的善良,也是对自己的成全。施恩而后忘,放过别人,也不负累自己。
终极思考
面对死亡,人们大多是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人人都惧怕死亡,另一方面又对死亡无所谓。这种无所谓的心态,一来总觉这是别人的事,自己离死亡还远得很;二来是觉得,死了就死了,一了百了。
我们为什么放不下?_佛教寓言
一位苦恼者对老和尚说:“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老和尚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其实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是自己能真正拥有的,无论拥有什么最终都会与之分离,而唯一与自己形影...
如何理解“修行人不见世间过”?_学佛交流
南无观世音菩萨!“不见世间过”是让我们不执著、不计较、不放在心上,而不是说真修行人没有是非观念,不分是非。同时,真修行人会通过别人的是非,来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把一切外境...
为什么福报修不起来,甚至越修越少?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报,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因此,会去做许多的善事,可是,境遇仍不是那么顺利,于是,便会埋怨上苍不平,为何好象还不如那些没行善事的人,甚至因此会对佛菩萨不满,认...
佛陀说法哲言三则-关于嫉妒
庸俗的知识是达不到高深理论境界的,就是说他的思想升华不到炉火纯青之境,低调、庸俗的境界住往生出来的是邪知邪见,而有邪知邪见的人心中大部分怀的是嫉妒,就是嫉妒他人、嫉妒他业,实际上这...
当别人胜过自己时......想想观世音菩萨会怎么做?
嫉妒这个东西属于一种丑陋的品德,所以人们往往是不喜欢、反感的。如果发现某人喜欢嫉妒人的话,就会对这人产生逆反的心理,就会责备之乃至于远离之,所以嫉妒首先伤到的不是别人,而正是自己。
万物皆在成住坏空的变化中_哲言
南无羌佛说《世法哲言》(八十):世界无常故,有情决定死,无情决定灭,因缘和合生,万法如梦幻,离散无名相,善因呈福果,恶为显怖报。
具足虔敬之心,一贫如洗也可供养
南无观世音菩萨!如果并不富足,甚至一贫如洗,但具足虔诚纯净之心,也可做供养。纯净之心所做的供养功德无量。
惜福与培福_佛教故事
南无观世音菩萨!我们所享有的一点一滴,都不是无缘无故而具有,全是过去自己所植善业之因所显报,浪费一分则少一分,因此生活中当处处惜福,莫做有损福报之事。我们一方面要惜福,另一方面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