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指望佛力加持把我们的业力全部消除,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必须要修行,要利益众生,符合于佛法,修行而得证菩提,成了佛菩萨以后,还得要去偿业还报,但佛菩萨偿还是没有痛苦的……
透过释永信,看当今社会佛教界乱象 如何辨别正邪寺院
因为释永信的邪恶,连同把当今社会上众多的寺院寺庙架上火烤。这不但反映出当今社会佛教界的乱象,更让无数的信众们沉思:到底什么样的寺院才是真正会给众生带来吉祥并解脱成就的佛教正法寺院?...
这位文化人讲对了传统文化吗?
诚然有些人在讲传统文化导人为善是一种正能量的弘扬,但术业有专攻,如果不明就里,把佛法于世间法的传统文化混为一谈,则实际离题万里,最终会导致自己处于诽佛谤法,令人可怜。
什么是护法?如何感召护法来护持自己?
在我们修行的道路上,护法神对我们的帮助至关重要,但如果浮夸吹嘘,则是犯了大妄语戒,若把怪力乱神当成护法,更是迷行外道,“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是故,对护法神的认知不可有偏。
人道、天道、佛道境界的差别
老子曾说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佛之道,则是“利益众生而无挂于心”。 以上道出人道、天道、佛道境界的差别。
“百问百答”意味着什么?谁能做得到?
百问百答是什么概念?小时候,我们知道有《十万个为什么》,装着千奇百怪的提问与回答,好像知识的“万花筒”。可等我们长大了,才发现那些知识只不过是宇宙里的一粒粒微细的沙子。
你见过动物礼拜佛菩萨吗?
当一个佛教徒无论是遇到佛菩萨的圣像或者有缘遇到一些圣者大德等,几乎都会顶礼膜拜来表达自己对佛菩萨的恭敬,而有人提出疑问,如果是一些动物类的众生它们遇到佛菩萨会怎么样呢?
学佛多年,警惕“所知障”
“所谓所知障就是将以前所知道的一切知识,由这一切知识作为自己的真理定论,由此所谓的真理定论而作为自己的防护武器,抗击一切外来与之矛盾的知识,……”
利益亡者及后事处理等相关事宜汇总
一、临终一念 临终一念是很重要的,临终时一念恐惧或是一念嗔心等等不好的念头都很容易将亡者引入恶道。所以平时的修行很重要,要明信因果,熄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作为亡者的家属要提起正念,在亡者断气时不哭...
从李元芳初见狄仁杰时所实施的考验 ——谈弟子拜师
当自己准备把身家性命交付给某个人时,一定要充分考验这个人是不是值得托付?否则岂不是“误了自己的卿卿性命”?!其实,这种考验任何时候都应该借鉴,不只是在世间法,就是在出世法上也要如此...